新闻动态Position
你的位置:九游vip2需要多少钱 > 新闻动态 > 立己达人 东西交融丨第三届全球心理健康学术会议在我校圆满举行
发布日期:2025-10-12 03:52 点击次数:66
立己达人 东西交融
第三届全球心理健康学术会议在我校圆满举行
以“立己达人”之智,筑东西“心域交融”之桥。9月6日-7日,第三届全球心理健康学术会议在上海立达学院盛大举行。此次会议汇聚全球顶尖专家学者,共同探索心理健康领域前沿问题,推动心理学融合创新与实证实践。作为本次会议的独家承办方,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为立达师生搭建了无边界联合育人的广阔平台、链接了全球资源,助力大家接触最前沿的国际议题、真切参与东西方跨文化交流,进而培养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核心能力。
展开剩余92%全球专家汇聚立达开启跨文化心域对话
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姜海山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心理健康是人类共同福祉,中国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上海作为本次会议主要举办地,是中外专家交流核心枢纽。而上海立达学院,正是这片枢纽沃土上,连接校园心理健康实践与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纽带。 我们深知,心理健康领域的突破从来不是 “单点发力”,正如会议所强调的,“需跨学科、跨文化交融”—— 这与立达的育人思路高度契合。
美国索菲亚大学校长Carol Humphreys博士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心理健康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唯有连接起全球心理健康社区,才能凝聚更强大的力量。跨文化交流是破解心理健康难题的关键,不同文化的智慧碰撞能带来新启示。让我们携手跨越地域与文化界限,在上海立达学院共享经验、共寻方案,共同应对全球心理健康挑战,为构建更健康的世界而努力!
本届全球心理健康学术会议中方学术主席、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孙时进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全球心理健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既有传统问题的延续,也有新兴因素的冲击。学术研究作为推动心理健康事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需要突破学科壁垒,实现跨领域融合。他期望,通过深入探讨“构建融贯身心、尊重多元文化背景的心理健康新范式”真正惠及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上海立达学院副董事长、常务副校长蔡中奇表示,能够承办如此高规格、高水平的国际学术盛会,深感荣幸与自豪。上海立达学院校名蕴含“立己达人”的中华传统智慧,让学校与美国索菲亚大学实现跨越太平洋的思想握手,是东方智慧与西方学术的一次深度对话与融合。今后学校将深化国际合作,将前沿成果融入教学,培养更多专业人才,为守护青年心理健康贡献力量。
移步皆景:立达校园的生态之美与心育之境
作为被教育部学信网评为“全国大学生校园环境满意度50强高校”及“2018年中国大学校园环境最美排名第12名”的高校,学校独具特色的校园环境堪称一大亮点——达人湖畔的天鹅,为这场盛会注入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绿樟成荫的小径,成为了无数场自由学术对话与思想碰撞的天然沙龙;底蕴深厚的红瓦墙内,深度研讨与国际前沿理论在此共鸣回响,都为这场盛会增添了独特魅力。
会议期间,组委会还特别在校园内设置了多个特色打卡点,“向自己的内心告白”“在白鹭湖边邂逅心理学家”“心田墨语彩绘” 等站点,将超个人心理学元素与校园景观巧妙融合,让参会者在学术交流之余,能沉浸式感受心理健康的多元魅力。
专业保障:立达服务的温度与精度
从会议筹备到现场执行,学校多部门协同联动,为大会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在氛围布置上,充分考虑学术交流的需求,围绕心理健康与心灵成长,设置了多个心理学打卡体验区,营造了庄重而不失温馨的氛围;在餐饮服务上,注重细节,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参会者提供中式、西式等多样化的选择;在志愿服务方面,专业教师以饱满的热情、专业的素养为大会提供引导、翻译、咨询多方面的保障,为大会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以心育心:立达心理学专业的育人实践
会议期间,主旨演讲、圆桌论坛、并行工作坊等多元形式同步开展,聚焦APA《2025十大心理学趋势》,围绕“意识整合”“干预系统优化”“教育革新”等核心议题,展开高水平学术研讨与实践交流。
主旨演讲
多位中外顶尖学者带来主旨分享,为心理健康领域发展提供新思路。索菲亚大学超个人心理学核心教授Harris Friedman以“超个人心理学自我扩展与表达”为题,深入探讨了超个人心理学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与应用,融合东西方自我建构理论,探讨从病理治疗型范式向潜能发展型范式的转型路径;武汉大学哲学院教授钟年围绕“文化的承诺 ——自我与群体的整合”,从哲学的视角展示了文化在个体与群体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强调文化不仅是个人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群体凝聚力的核心来源,解析文化在心理健康中的深层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许燕聚焦 “AI时代的心理健康新特质与人格塑造”,从AI赋能这一独特视角出发,深入阐述了数字化工具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前景,分析人工智能对人格发展与心理服务的变革作用;美国索菲亚大学双语超个人心理学博士中方项目主席朱彩方教授带来题为“整合健康的个人叙事:体验与细思”的演讲,从心理学与叙事治疗视角,阐释了个人叙事对心理健康的整合与疗愈作用,指出通过梳理和重构生命故事,可促进自我认同与心理韧性提升;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二级研究员韩布新则以“全人的割裂与整合——重塑健康观”为主题,为听众带来了丰富的启发和实用的建议,倡导身心整合的健康理念;台北教育大学心理咨商系荣休教授赖念华分享“‘系统’的重构:文化心理剧中的生态化干预与转化”,深入探讨了文化心理剧在心理健康领域的独特作用,展示创新干预模式的实践价值。
全球心理健康学术会议主席、美国索菲亚大学核心教授Dorote Lucci带来“唤醒内心财富:好奇心,心流和全球成功的超个人领导”演讲,基于最新的意识学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理解人类潜能的开发与应用,阐述超个人理念在领导力培养中的应用;美国索菲亚大学校友、福耀集团管理学院院长陈建华以“愿景的力量:激活团队深层动力,驱动组织超越”为题,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深入剖析了愿景在团队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分享企业场景下的心理健康管理经验;美国索菲亚大学咨询心理学硕士项目首席教授Adam Neal以“超个人教育者与照护者:代际交融中的生命传承”为题,为与会者揭示了教育者与照护者在代际互动中的关键角色,使年长者的经验与年轻一代的创新思维相辅相成;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荣休教授郑日昌聚焦“青少年的心灵图景:后现代中式整合心理疏导路径”,凭借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深入探究了怎样运用后现代中式整合心理疏导方法,助力青少年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以及内心的困惑,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提供本土化方案。
圆桌论坛
Adnan Sarwat
Ira Ovesen
朱彩方
Harris Friedman
许 燕
韩布新
孙时进
杨淇安
两场核心圆桌论坛聚焦关键议题,推动多元观点碰撞。以“更整合的发展,更整合的方法”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中,由本届大会学术主席孙时进教授、美国索菲亚大学超个人心理学博士中方项目主席朱彩方教授、索菲亚大学超个人心理学核心教授Harris Friedman、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二级研究员韩布新、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的许燕教授,以及联合国青年办公室Adnan Sarwat、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副代表Ira Ovesen等8位专家、教授参与深度探讨,围绕跨学科整合、跨文化协作等话题展开讨论,明确心理健康服务从单一干预向系统生态转型的核心方向。
Maria Martha Barreneche
Carol Humphreys
陈 虹
赖念华
石思宇
Ellen Touchstone
Wendy Wang
“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与福祉的代际协同方案”圆桌会由Ellen Touchstone主持,Maria Martha Barreneche等联合国官员与Carol Humphreys、陈虹、赖念华、石思宇、Wendy Wang等专家学者齐聚,结合全球实践与中国经验,探讨如何通过代际协同的方式,将传统智慧与现代心理学方法有机结合,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更为多元和深层次的支持,提出跨代际协同支持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具体策略,为后续方案落地提供重要参考。此外,孙时进、郑日昌、杨凤池及索菲亚大学教授团队、学生代表还通过闭门圆桌会,深入探讨心理健康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形成多项内部共识。
上海立达学院
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支撑,继续深化国际合作,将前沿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实践,培养更多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并继续发挥自身特色优势,搭建更多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为推动心理健康领域的创新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为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贡献力量!
END
来源 | 美国索菲亚大学
编辑丨过翔 李红飞 陈佳伟
审核 | 张鹏年 王玉昌
发布于:上海市Powered by 九游vip2需要多少钱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